科学领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本学期科学领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由南开 2 幼、6 幼、31幼、37 幼、第二保育院和居华里幼儿园六个园所骨干老师组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围绕“聚焦问题、注重实践、共同成长”的进展目标,初步形成一个务实崇真、平等合作、创新进取、和谐共生的团队,现将本学期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域切入,聚焦问题 经历了三年的基地活动,我们对每年加入的基地园老师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了解:她们在初期似乎都对“科学”望而生畏,对科学领域活动组织存在畏难情绪,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知识功底不足,另一方面认为目前的班额人数对于开展科学活动组织指导有难度等诸多此类的想法。那么建立这种学习型的基地教研组织,首要条件就是要聚焦问题、建立共同愿景,激发全体成员持续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超越。 于是我们通过问题征集、参加式体验、专家讲座和书籍阅读等方式不断挖掘老师对于科学领域讨论的共性困惑,问题中我们发现:“在日常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落实科学探究目标”是老师们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然后依次为“大容量班额、观察提问、科学记录、生活化”等。之后我们通过深度分析,最终确立基地教研核心话题:即以科学项目讨论为抓手,以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层级渐进为目标,通过专家讲座、问题讨论、网络观摩、个例剖析、组际沟通等多种方式,让老师们聚焦问题、开展讨论、形成方法、达成共识。 二、依托基地,注重实践 “观念必须是老师主体在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逐步树立和转变的”,对于科学领域的认识也是如此,而科学领域基地恰好为老师提供了思维碰撞、理念实践的场所。 本学期我们细化科学领域的年龄阶段目标,从小班的多种感官活动入手,努力尝试创设低结构高自主的游戏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获得多种感官体验,促进其观察能力进展,为后续开展中大班科学项目活动做好铺垫。通过网络个案剖析、视频活动沟通,加强老师对教学活动的讨论和反思,使老师能在自己和他人的实践中猎取感悟,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中去分析、观摩、反思,从而改变对“科学”狭义理解,领悟《指南》幼儿阶段科学领域培育的核心价值和幼儿典型表现的认识,树立幼儿终身进展奠基的长远目标,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正视每个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适时帮助指导。 三、组际沟通,共同成长 相互合作,平等沟通、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的组际沟通氛围,极大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