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为何打不破??中小学生身体素养下降令人担忧 新华社兰州12月11日电在专业体育领域,一项纪录保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作为群体性体育的中小学生运动会,假如大多数纪录长期不能被打破,就不得不令人忧心了。近些年,孩子身体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而身体素养不断下降却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学生运动会纪录一创10年无人破 在全国、省、市各级运动会上,兰州市17岁以下中小学生田径项目中,男女组共6组114个项目的运动会纪录中,有78项纪录保持在10年以上无人打破其中33个项目保持在15年以上,有6项纪录竟然保持了30年。这是根据兰州市体育局提供的《2003年兰州市体育运动会项目最高纪录》做的一个简单统计。 同时,一些中小学校运会的纪录也是一创10年无人破。一些中小学老师告诉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校相当普遍。兰州兰飞中学校长田兴滨说,该校至今仍有大量校运会纪录保持了10以上。 一些老师调侃说,现在中学生运动会纪录成了“孤独求败”,而且每届运动会的最好成绩与纪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根据现在学生的体质状况,这些纪录似乎越来越没有打破的可能。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成了社会进展的潜危机 兰州大学体育部副主任田立佑教授分析说,中小学生运动会纪录都是普通学生创下的,其水平并没有高到无法企及,这些纪录长期打不破的背后,实际上是学生体质在不断下降的现实。 “现在的孩子的生活条件好,营养能够跟上,孩子个子普遍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身体素养却越来越差。”兰州十一中体育老师张明祥无奈地说:“有些学生绕着150米的操场跑3圈就筋疲力尽一 些 学 生 的 臂 力 太 差 连 单 双 杠 都 上 不去。” 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体质检测的结果表明,近四五年来,学生除速度素养下降幅度较小以外,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心肺功能等素养均有明显下降。从兰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兰州市城区一些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告诉,学生体质差体育课缺席的人格外多,有时候一个班50多个学生,竟然有十几人缺课。而老师在上体育课时也如履薄冰,害怕运动给学生带来损害,部分中小学体育课上原有的铅球、单双杠等项目已经取消。 兰州大学体育部毕研洁教授说,由于中小学阶段体育锻炼不足,大学生目前的体质状况也十分差,在新生军训和体育课上,在运动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学生晕倒。 毕研洁教授对此忧心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