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一)观念认识的滞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整个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却明显滞后于客观实际,固有的恐私、仇私的观念仍然顽固存在。由于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人仍认为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民营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矛盾、相排斥,看不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但可以相互渗透,而且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些人将发展民营经济的举措视作解决就业压力的一种权宜之计,看不到民营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景。有些人将部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与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正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对这些国有企业形成了威胁和损害。有些人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负面影响,不作深入客观的分析,就主观武断地将其归咎于民营经济本身。在这些观念的支配、影响下,整个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二)生存环境欠佳相对于过去而言,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的逐步与恢复确立,其生存环境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等其他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还有很多必须着力改善的地方。首先,民营经济面临不公平竞争。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市场进入仍有不少“禁区”,政策差异仍然很大。一是原有的无形禁区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一些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二是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涉足,但体制性障碍导致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如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由特许公司发起,没有完全实行招标制度,有资质的私企被排除在外。三是审批环节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比,非公有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加上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即使国家没有限制的产业领域,民营资本往往也难以进入或充分进入。四是税负待遇不公平,在许多地方和领域,外资企业可以获得免税、减税和缓税等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则无权享受。同时,现在的税制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比如,个体、私营企业具有业主集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的特点,需同时交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其次,产权保护问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