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教育先行安全生产作为治黄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我们驾驶员来说,行车安全不仅是做好驾驶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的责任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行车安全?作者认为: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意识才能深化人心,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交通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由于受经济基础的限制,短期内不可能使道路条件、安全设施、车辆技术情况更新换代有特别大改善,加强驾驶员源头管理,强力推动行车安全教育制度,全面提高驾驶员队伍的安全行车素养,成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一、安全教育要结合驾驶员队伍的特点。针对当前新的形势,结合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分析,目前驾驶员队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驾驶员队伍进展快速,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中国加入 wto、城市化和轿车逐步进入工薪家庭,考取驾驶执照已从职业型向技能型转变。目前驾驶员队伍急剧壮大,导致驾驶员在社会中的地位、职业性质、文化层次、年龄和性别结构、身体素养、驾驶经验和技能、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水准、安全行车常识方面参差不齐,表现为整体素养不高。(二)非职业驾驶员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技术低下令人侧目。生活水平提高伴之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汽车驾驶员从以往的职业型扩展为职业和生活需求型,社会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都以考取执照为一种技能和时尚,但他们中间很多人无法解决工学矛盾,加上各类驾校学员爆满,利益驱动,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关系证、人情证现象。再者,目前多数人还不能拥有私家车,一年不知能有几次“过把瘾”,因此,只能是驾龄虚增,驾驶技能、经验还在原地徘徊,甚至下降。(三)新驾驶员心理素养差,驾驶经验不足,肇事率高。由于学习驾驶的动机、目的不一,个人素养的差异和急功近利心理,加上各类驾校办学资质和教学设施条件差异特别大,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不理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责、权、利脱位,培训质量滑波。针对上述现象,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而且只有充分掌握了驾驶员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安全教育方能收到良好效果。二、安全教育要不断创新形式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着力构建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教育的正常化、制度化、标准化。安全教育不仅要保证数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切忌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必须根据驾驶员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