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油车的事故预防知识装油设备不符合法律规范、设备失灵、冒油泄漏、静电放电和人为的误操作是发生汽车油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根据经验和不足,保证汽车油槽车装油安全应从下述几方面着手。(1)静电接地不可忽视。从汽车油槽车来看,静电主要产生部位是泵、过滤器和管道。油槽车加注系统的静电产生量比地面管道高得多。有关资料反映:假如用一条长 250m、直径 100mm 的地下管以2500L/min 流量泵送油时,从加油枪出来的电荷量一般仅有 ,而经过油槽车后电荷量却超过 ,这些静电主要产生于油槽车的过滤器,所以假如汽车油槽车未接地就进行装卸作业,油罐体可带 10kV 以上的电压;因此对于静电隐患,必须实行以下措施:① 装油前先接好接地线,并常常检查其完好情况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防静电标准。② 装油时鹤管必须伸至油罐底部,管口距罐底部应当保持在 15cm左右,并严格控制灌装初速在 1m/s 以内,直到出油口被浸没后再逐步加大流速,但最高流速不得超过 4.5m/s,以杜绝喷溅造成的静电事故;③ 装油结束后,必须在稳油 5min 后才能断开接地。因为装好油后,由于油品在罐内流动,致使油面电位还要保持几分钟之久。(2)不能因为有良好的接地而放松警惕。静电接地只能导走与其紧密连接的“导体”(金属、人体、导电液体等)上的静电,而对于不与其连接的孤立导体以及非导体(油类、橡胶、树脂、玻璃等)上的静电荷却无能为力或在短时间内难以导除;因此,操作者在静电接地的同时,还应该严格根据操作章程作业并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隐患,同时要掌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办法和抢救措施。(3)防止人身带电。在装卸作业时,人体必定要与工作对象(汽车油槽车)、工作物相接触产生摩擦,这便极易产生静电,并有可能形成静电放电,假如此时恰遇易燃易爆的油蒸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当中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其目的是将人体接地。此外,。所穿鞋子应为薄尼龙袜或其他导电性袜子,严禁在防静电鞋底上粘贴绝缘胶片,并应作定期检查。(4)对“转换装油”造成的事故也应足够重视。这种事故主要发生在用装过汽车的槽车来装柴油的时候,汽油的闪点低于柴油,假如把柴油注入一个含有汽油蒸气的槽车内,汽油蒸气因被倾入的柴油液体吸收而减小压力,随之空气被吸入槽车内,且在液体表面与空气吸入点之间的某处就形成了易燃混合物,遇静电积聚放电即会产生爆炸事故。因此,在需要“转换装油”时,必须先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