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调漆间安全操作章程主要危险因素:火灾、爆炸。主要危害因素:中毒。主要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土地污染。1.调漆间基本要求1.1.所有操作必须先接地,后进行正常作业。所有操作有双手完成,严禁用脚做蹬踏等危险动作。1.2 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鞋或导电鞋,穿着时及时清理鞋底的污垢。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穿用丝绸、合成纤维等易于产生和积聚静电荷的材料制成的内衣。定期清洗连体服。1.3. 作业人员不应佩戴孤立的金属物体1.4. 在调漆间工作的人员,应进行定期的防静电危害培训以及紧急逃生培训。调漆间作业人员都应采纳定岗、定职、定责进行管理,接受安全作业、维修、个人防护、意外情况处理、放火灭火、涂料储存与管理及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再培训,并将培训日期、内容等记录在案备查。所有接受培训人员应经考核合格之后方能上岗作业。1.5. 非授权人员禁止进入调漆间,对检查考核人员,经车间主任或安全工程师确认并同意后,配备公用的个人防静电装备。由车间对口人员陪同并告知有关规定。1.6. 严禁将火源以及非防爆设备带入作业场所。调漆间入口及其他禁止明火和产生火花的场所,应当由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1.7.在调漆间等易燃易爆场所未经授权严禁使用明火。加漆设备、储存容器、通风管道和物料输送系统等停产检测、修理时,如需采纳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应经安全、消防部门审核批准,严格执行动明火安全制度,遵守安全操作章程。1.8. 严禁在调漆间内使用手机、对讲机等一切通讯器材,调漆间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进入调漆间区域的人员,必须交出携带的对讲机及手机;1.9. 沾有涂料、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棉纱、抹布等物品应放入带盖的金属箱内,当班清除处理,严禁乱抛。易燃易爆区域内的金属容器均需要进行接地。1.10. 调漆区域允许存放一定量的涂料及辅料,但不应超过一次加漆的用量。1.11. 通风与净化:确保送排风风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1.12. 严禁在调漆间用铁器敲打设备;1.13. 调漆间使用的工具、设备必须是防爆级别;2 涂料接货、输送、调漆2.1 输送涂料、溶剂、稀释剂的管道应连接完好,严禁滴漏,按设备操作章程进行点检。2.2. 按标识堆入存放点,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且贴有 MSDS 资料,搬运时要小心轻放,13KG 包装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2 层;2.3 原料桶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格防范滴漏;2.4 在工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