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透水安全技术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一通报、一检查、一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强抓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安全有序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编制矿井防透水措施。 一、水文地质概况1.高头窑井田属半干旱、半沙漠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5.7~8.3℃,最高气温 36.6℃,最低气温-27.9℃,一般结冰期为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最大冻土深度1.71m,降雨最多集中于 7~9 月,占总降水量的 60%~70%,年总降水量为 230.2~544.1mm,年总蒸发量为 1875.0~2657.4mm,是降雨量的 5~8 倍,常发生春旱,春季多风。2.含、隔水层特征 根据井田内地下水的水力性质及赋存条件的不同,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5~8 倍,降水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且地形切割强烈,易形成集中排泄,渗入地下很少,地形、地貌均不具备储水条件,不会造成矿井大量充水。 本区地层平缓,煤系地层为沉积碎屑岩,虽各含水层或多或少含有裂隙水,但补给来源贫乏,由于岩石胶结致密,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地下水排泄不畅,形成了静水压力大,水头高,水量小,以静储量为主要储水条件的地下水,对造成矿井大量充水的可能性较小。 本区内有为数不多的生产小窑和老窑,至今均不开采,经调查老窑涌水量很小,不会因老窑积水带来充水隐患。但开采时也应对老窑引起注意,避开老窑积水给矿井带来危害。4.矿井涌水量估计 根据地质报告,高头窑煤矿井下按设计正常涌水量 2640m3/d,最大涌水量 6720m3/d。5.水文地质类型 本井田主要开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浅部第四系松散层分布极不均匀,厚度为 0~44.70m,一般为 15m,主要为透水不含水层,在地势平坦开阔的河谷地带,含有孔隙潜水。深部煤系地层岩石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于 0.01L/s·m,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综合分析,本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即以孔隙、裂隙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二、防透水安全技术措施1.掘进工作面的支架应加固,背牢顶帮,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挡板,并准备一定的坑木和麻袋、黄泥等防水材料,以便随时堵水。2.在探放水时,如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要尽快汇报处理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