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治理从“思想隐患”整治入手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管理制度、标准规程的形态和行为,是滋生事故的土壤。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2025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不安全事故 50 多万起,死亡 10 万多人。“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每起严重事故背后,必定有近 30 次轻微事故和 300 多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多个安全事故隐患。要想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要把这 1000 多个隐患事先消除。2025 年已经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确定为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什么是隐患?《安全生产潜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已经明确定义: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旧的隐患治理了,还可能产生新的隐患,因此排查治理必须持之以恒。实践证明排查治理隐患是抓落实的得力抓手,只有治理一项隐患,才有可能避开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只有持续深化强抓隐患排查治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笔者公司今年到现在为止发生的两起事故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隐患未排除,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3 月 12 日发生的锅炉工触电碰伤导致一肋骨轻微骨裂事故,原因就是电工安装线路时未能严格执行临时用电操作章程,将清洗机使用的磁力起动器放在鼓风机电机下面,而相连的配电柜空气开关已经老化,并且清洗机使用完毕后未能被及时断电或拆除,留下了安全隐患,遇见不安全行为从而发生了事故。4 月 6 日 NOBS 车间发生的 4#次钠釜次钠损失事故也是如此,按要求次钠放料管应该先加阀门再连管道,这样万一碰断放料管,关上阀门既可避开泄漏,公司 12 个次钠釜有 11 个是如此连接的,但 NOBS 车间 4#次钠釜焊接时是先焊短管再连阀门,留下了安全隐患,致使放料管碰断后应急救援无法实施,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只要隐患不排除,就很难避开事故的发生。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要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只要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并及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把对事故的预防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就会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不只是存在于现场的物或环境中,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大局观淡漠,落实隐患治理措施时重生产轻安全,图省事,怕麻烦,有糊弄思想是最大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搞好教育培训。人、设备、环境是安全隐患的汇合点,三者中人又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