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初期支护施工安全监理要点1.监理工程师应要求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予以清除或支护。2.监理工程师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中,应强调在隧道各部开挖后,除围岩完整坚硬、设计文件中规定不需要支护者外,施工单位都必须根据围岩情况、施工方法实行有效的支护。例如,采纳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支护、早强水泥砂浆锚杆支护、早强药包锚杆支护、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不管采纳哪种方法支护,都应: (1)隧道工程坑道开挖后,应尽快安设锚杆,且应初喷射混凝土 4~6cm、再钻孔安设锚杆。 (2)锚杆的孔位、孔径、孔深及布置形式应当符合设计法律规范和要求。 (3)锚杆杆体露出岩面长度,不应大于喷层的厚度。3. 施工期间,监理工程师应会同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支护各部定期进行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要求每班设专人随时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当立即整修加固,变形或损坏情况严重时,应该先将施工人员快速撤离现场,再行加固。4.洞内支护,应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超过4m。如遇石质破裂、风化严重和土质隧道时,应尽量缩短支护至工作的距离。5.当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当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其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 1.5 倍。如喷锚后发现围岩突变或围岩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宜用钢支架支护。6.当发现量测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要时须立即报告上级和组织作业人员快速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7.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前进,应当及时进行衬砌与注浆,洞门的衬砌须尽早施工,不良地质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8、在隧道和地下工程洞口段施工之前,必须根据洞口附近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条件等,预估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和隐患,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并制定保障洞口段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9、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10、机械凿岩石时,宜采纳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嚣的凿岩机,可以降低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并根据相关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口罩等)。11、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当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塌伤人。12、开钻前对使用的机具详细检查,既能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