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肥东县实验小学周护国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第35、36页的内容教材分析:“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本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起始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扩展和提高。有关线段、角,在第一学段已经学过了,二年级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但当时的学习是初步的,属于直观的认识,本课内容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对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本节课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既让学生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本节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1、通过实验和生活实际,直观描述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并进一步指出射线和直线的特点。2、让学生通过讨论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3、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同时学会角的表示法和读法。直观的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点↓通过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角的表示法和读法另外在练习中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4.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角的含义;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板、小组讨论表单等。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课件展示:有只小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找吃的,有五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找学生回答)2、复习线段的认识。(指着课件上那条最近的路)提问:谁来告诉大家,这个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你会画吗?画一画,画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对线段的认识。谁来说说怎么画线段?线段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并板书线段特点)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标上5分米。二、探究射线和直线的认识。师:生活中有线段,线段还有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认识射线。(1)课件显示美丽的灯光等,并让学生利用手电筒实验,发现这些光线具有共同的特点。(2)在此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3)再次让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的形成过程。(课件呈现)问:射线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射线的特点。即:射线也是直的,有一个端点,长度是无限的。)学生汇报,老师板书。(4)你会画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2.认识直线。(1)师: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延长缩短,收放自如,就像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直线,课件出示直线。(学生尝试画直线)(2)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发现:直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从而认识新知:直线(3)直线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与自己的同桌交流意见,汇报直线也是直的,没有端点,两端无限延伸。)3.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课件出示:区别线段、直线和射线,看图形,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一种图形是什么线各有什么特点?(2)小组活动,用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