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三个太阳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三个太阳》是作家黄传会著作的一篇人物通讯。文章构思巧妙,线索清楚。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列举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个太阳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三个太阳》教案 教材分析:这篇通讯记叙了一位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了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学情分析: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进而体会语言的准确和凝练,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和感人,最终达到了解通讯特点的目的。 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特点。 2.体会准确凝练的语言,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3.培育学生的事业心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通讯的特点。 2.体会准确凝练的语言,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释题:“三个太阳”,自然界有几个太阳?课文为什么说有三个太阳?(讲述“三个太阳”的来历: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 二、认识南极大陆。 学生沟通对南极大陆的了解。(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 三、在南极的生活如何? (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 1985 年 l 月 24 日,“向阳红 10 号”迎风破浪,从西经 69 度 15分的地方“载着中华健儿第一次驶入南极圈,厨房里还特别加餐,来庆祝这一难忘的时刻。晚上 6 点,正当队员们准备开怀畅饮时,大海也来助兴,冲天的大浪猛扑过来,船体顷刻之间就像是发生了可怕的地震似的.上下颠簸,左右摇摆,一时间,饭菜飞舞,酒瓶翻滚,桌椅倒地,人仰马翻,南大洋以此独特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一顿丰盛的晚餐吃不到嘴里,却都沾到了身上。大家在地上滚来滑去,哄笑着,挣扎着,一面把沾在身上的酒菜抓起来塞进嘴里。 1 月 26 日,风浪愈加猛烈,风速达每秒 34 米,风力达 12 级。大海激烈地翻腾着,怪叫着,扬起冲天的浪花,劈头盖脸地向船上猛扑。这时,这艘万吨级的巨轮,就像是一叶轻舟,一会儿被冲上高高的浪峰,一会儿被摔进深深的波谷,船尾的推动器和船舵不时地露出水面,空转起来,发出可怕的吼声,像是在喊着“救命”似的。更加严重的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