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中心小学钱赛华邮政编码:214526[教材简介]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格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点、难点]阅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设计理念]《菩萨兵》这篇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文中的一些句子,含义比较深刻,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还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例如“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通过朗读、想象等理解课文内容,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设计思路]《菩萨兵》是描述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去体会朱总司令及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教学设计理应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于是我便从对话开始(主要抓住朱德说的话去分析体会)。课文刚开始通过结合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经验去体会国民党反动派最老百姓的残害。再抓住朱总司令的心情去分析他所说的话,朱总司令在为老百姓着急什么?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及老师的表情、体态语进入文中的情境,去体会朱德的内心和所想。学生有些感悟了,而后让学生通过从内而发的感情去朗读话语。理解课文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接受美好感情的熏陶,从而有效地去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课伊始,向学生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随后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二、初读指导。指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在此基础上读通全文。三、检查初读情况。先引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适当正音,特别提醒学生“菩萨”、“糟蹋”、“糊涂”中的第二个字都念轻声,“挨”(ái)在课文中读第二声。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难读的句子。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各种读书形式指导读好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四、学习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记忆的方法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考虑到学生“翻译”的“译”右边部分易加一撇,因此借助媒体出示并范红右边部分。最后留五分钟给学生当堂练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学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文中谁将谁称为“菩萨兵”?二、前后对比,提出疑问。1.你是从文中哪儿知道“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呢?找找看。出示:他们说:“……兵呀!”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想一想: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怎样的呢?(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2.是的,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映⑴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你觉得,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学生想象说话。指导朗读。指名读,强调“吃尽了”。⑵引读: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