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责任制不到位,抓得不经常,力度不大,质量不高,措施不力的问题,虽然只是少数的单位和领导,但其危害性极大。1、主要现象和问题:(1)不落实。表现为好处不多就把令箭当鸡毛不落实。(2)假落实。以情况特殊,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落实。(3)难落实。分工不明,责任不强,就推诿扯皮难落实。(4)乱落实。能力欠缺,工作不细,就出现漏洞乱落实。2、主要原因:这些突出问题的产生和显现,原因是多方面的:(1)有的是历史遗留,有的是制度滞后,有的是认识上有偏差,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不想抓落实。(2)有的是思路不清,能力欠缺,不善抓落实;有的是兼职过多难分身,工作上东跑西巅,整天忙忙碌碌,无暇抓落实。(3)有的是私心作怪,受利益驱动,不愿抓落实。(4)有的是责任不清,相互扯皮推诿,无人抓落实。(5)有的是好人主义作祟,回避矛盾,怕得罪人,不敢抓落实。归结到一点还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缺乏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危机感。事实证明,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敢抓、细抓、实抓,那么这个部门或者这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就落实得好、落得实;工作就开展得经常、持久;全方位监督就比较到位,成效就比较明显;党风就正,关系就顺,人气就旺,腐败就少,反之亦然。二、主要对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性大,牵第1页共6页涉面广,标准性高,群众关注的重点工程。必须动真的、务实的、来硬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下真功夫。1、要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上下功夫。(1)要强化责任意识。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放在从严治党的要求来认识,放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上来把握,放在推动各项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落实,放在是否自觉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来检验,进一步增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部门“一把手”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负总责”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自觉为党分忧,为党尽责,集中精力扑下身子,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要清醒地意识到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抓可不抓,更不能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多少算多少,抓到哪里算哪里,抓好抓坏一个样。(2)要有全局的眼光。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摆正位,摆到从严治党,依法管权、管人、管财、管事的地位上来,当作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有抓紧再抓紧,落实再落实,经常再经常,反复再反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有不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或抓不好落实就是失职的领导,就是不称职的领导的自责意识。(3)要有较高的落实标准。在落实责任制的实际工作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经常反思,经常监督,多想一想这项工作是否有什么漏洞和不是;勤看一看是真落实了还是走了过场;常查一查,是全面落实了还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4)要有过硬的作风。要深入一线,蹲到基层,走进群众,介入实践,倾听群众的呼声,察民情,听民意,知上情明下情,抓全抓齐抓到位,一抓到底。(5)要有碰硬的勇气。对不落实和落实不好的单位紧抓不撒手,对不落实的工作和事情不迁就不姑息,对假落实的人员敢批评严惩处。2、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要在提高素质,改进工作上下功夫,增强抓落实的本领,做到“六抓六不放过”,从而达到“六种效果”。第2页共6页(1)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调研报告内容加载中...转变作风,在不落实的工作上抓落实,对不落实的工作不放过,在解决不落实的过程中求突破。在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过程中,主要领导要做到“六个亲自”,即:亲自研究部署本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亲自解决涉及本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亲自主持会议,并认真听取本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汇报;亲自定期检查本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的情况;亲自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