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一篇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文章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以下是我整理的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化,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 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 3. 能力培育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化,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日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 板书课题—— 《祭十二郎文》 三、介绍作者和该文的评价—— 韩愈简介 1.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提倡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 2.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 , 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 , 他的议文章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 , 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方和鲜亮的对比手法 , 写得很有说服力 , 《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 , 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 , 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