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2024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9
2024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9
2024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9
2024 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精卫填海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中。故故事刻画了英勇坚韧的精卫形象,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究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以下是我整理的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精卫填海》教案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有首励志诗《读山海经》,诗云: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干:盾牌。戚:大斧,刑天的兵器。 诗里给我们讲了《山海经》里的两个故事,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大意是,精卫鸟不停的衔起小树木,要去把东海填平,刑天的头虽然被砍掉了,手里的战斧和盾没有丢弃,其和天帝斗争的意志仍然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毫无畏惧,死了更不会后悔,假如没有这样雄心壮志,又怎么能得来美好的时间? 陶渊明写这首诗,是借用了古《山海经》的两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陶渊明写这首诗时的情形且不细谈,只说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这两个故事。 《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向北二百里,有个发鸠山,漳河水就发源于此中,向东流入黄河。山中生长着许多柘木,山中有鸟,形状和乌鸦一样,头上有花纹,嘴巴是白色的,腿是红的,这种鸟叫精卫鸟,因为它的叫声像“精卫”这个音。传说上古时代,天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瑶姬,小女儿叫女娃,有一日,女娃离开居住的宫廷,跑到东海去游泳,结果淹死了,再也没有回去。女娃的灵魂不甘心,化成一只小鸟,就是精卫鸟,她常常飞到发鸠山中,用嘴衔起山中的小树枝,再飞回东海之上,将树枝投入海中,要把东海填平。东海太宽阔了,精卫鸟的能力太微小了,以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精卫鸟不停的飞来飞去,嘴里衔着树枝,投到东海。 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呢?上古时,当时人类的能力比较渺小,大自然十分强大,人类被大自然压迫,生命、生活受大自然的威胁,随时都可能吃不饱,穿不暖,被大自然杀死,我们写了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不屈服、要去征服自然的决心。 《山海经》还记载了另一则故事《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是炎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精卫填海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