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考研强化复习季 拨开疲倦的阴霾 一、对自己产生质疑 越到后期复习过程中,“知识点还没有明白透彻”,“单词背了又忘”,“政治还没有怎么开始背”,“我不行,我有那么多书看不完”,“我单词背不好”,“为什么政治还有这么多没有背”……越这么想越陷入恐慌当中,考研复习更难以为继。 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焦虑,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总是在那里抱怨自己如何如何不行。当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不要紧张和焦虑,这是好事,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抓着问题不放,但不想想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如驴拉磨——原地打转。有些问题是要通过反复看书理解才能解决的,有的则需要调整学习方法才能解决,有的你甚至都不以为然,它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随时调整复习安排,把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都考虑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这些对自己质疑的句子。其实,假如把这些陈述句变一种形式,例如,“我可以看完这些书”,“我必须背完这些单词”,“背完这些政治不成问题”。这样下来就会豁然开朗。 既然我们选择了考研,那么我们就应该并且必须信任自己能够成功,勇敢地去面对任何思想阻碍和困难。只要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去复习,到最后你拿到考研试卷的那一刻,你一定能发现,这份考题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难,真正难的是始终保持信念信任自己。 二、新奇感消逝 日复一日,不变的作息计划,不变的考研自习室,不变的座位和周围研友们不变的沉闷面孔。专业课反反复复地读,如今新奇感已经消逝,却还要逼迫自己继续琢磨,枯燥不堪…… 解决方案:这种情况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让想看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占据自己的思想。看专业课的时候,可以试着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点之间横向与纵深的联系;认真分析和挖掘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相似性或差异性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的启示;用一些考研真题上的简答、论述题来启发自己去思索,从而将知识有序化、系统化。改变一下已经思维定式的复习动作,缓和一下复习气氛,让自己体会到考研的乐趣,而不是感觉到考研是痛苦的。 当自己感觉乏味苦闷的时候,还可以看看自己学科中比较经典的教材和专著,或是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趣味专业知识。这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了,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了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言语逻辑和思维方法。加深了记忆,也深化了认识,这样才有进步,也更有成就感。参加自己喜爱的文体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