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菩萨蛮语文初三上册教案 菩萨蛮别称“菩萨鬘”、“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以下是我整理的菩萨蛮语文初三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菩萨蛮》辛弃疾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思想感情。 2.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日我们继续宋词之旅。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长江黄河,至今滋养着我们,在这里,我们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婉约;能听到“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愤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无论何时何地,随口吟咏一首诗词或其中的名句,都会让我们心中激荡,充满诗意。下面我们一起诵读辛弃疾的一首词《菩萨蛮》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 三、解题: 菩萨蛮: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标题。书:写。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造口:在江西万安西南。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本词写于孝宗春熙三年(1176 年)春。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三分诗,七分读,要用心体味,带着感情去读。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个别学生读,老师点评) (学生齐读)。 四、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1)找出直接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诗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感:愁!(板书) 2)是什么直接勾起了诗人心里的愁? 明确:鹧鸪。 老师提示:这句诗“愁”有什么含义呢?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 “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辛弃疾的理想虽然是想报效国家,但实现不了这报国之路。因此一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愁涌上心头。 一个“行不得也哥哥”就把他那种怎样的情感点了出来? 明确:(板书:自忧)对,这就是他对自己无法报国的忧愤之情! 2)除了这种自忧情感外,本词还有没有其他情感呢?(忧国忧民的情感) 那能否在词里面找出这方面的诗句? 明确:中间多少行人泪。(板书:忧民流不尽的行人泪)。 A.理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