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十三五”国家规划教科研重点项目分类及选项指南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5年8月10日关心下一代“十三五”国家规划教科研重点项目分类及选项指南一、教育理论问题研究1、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及再认识2、强化“育人为本”内涵的研究与实践3、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与研究4、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与研究5、地方教育史的研究6、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7、如何认识教育理论赋予“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性地位的研究与探索.8、如何建立“幸福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学生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的研究与探索9、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究10、如何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二、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1、如何发挥基础教育在“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中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研究与探索12、如何构建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13、如何构建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逐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统筹城乡教育之间均衡配置,标本兼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的研究与探索14、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师德和业务素质的探究15、如何制定有利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招生政策,促进地区生源的正态分布,坚决治理择校问题的研究和对策。16、如何建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运行保障机制的策略研究与探索17、如何改进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孩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夯实控辍保学的情感基础的研究与探索。18、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与研究19、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20、中小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实践研究21、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22、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监测与研究23、创办具有自身和地方特色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24、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践研究25、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26、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三、德育教育研究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28、坚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29、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30、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31、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32、少年儿童德育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33、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的探索3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35、良好习惯之项目内容、养成方法途径的研究36、学生守则与日常生活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37、改变坏习惯与养成好习惯的行为改造之个案研究38、爱家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39、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40、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41、青少年耐艰苦、抗磋磨及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研究4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实践研究43、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44、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45、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46、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的研究47、关于充分利用学科有机渗透,有效开展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与48、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历史文化、先进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研究49、如何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德育教育为首的研究50、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在德育教育中作用的研究51、如何充分当地德育资源开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教育研究52、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发展历史建设好学校德育教育基地的研究53、如何有效地开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的研究54、如何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55、如何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56、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德育教育研究57、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度过心理“叛逆期”问题的研究58、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开学典礼、应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的机会开展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和人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