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2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12失物招领》课后反思-_第1页
1/5
《12失物招领》课后反思-_第2页
2/5
《12失物招领》课后反思-_第3页
3/5
《12 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12 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1: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垃圾,课文称做“大物”,让学生须知,的确,不说校园,仅指教室内就有很多垃圾,特别是奶管,扔得满地都是,还有铅笔屑、碎纸片、卡通,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于是课前,我偷偷的拍摄,课快结束时,我出示了这一组组照片,孩子们都低下了头,还有的孩子小手不停的搓着,看到这里,我心里很是欣慰,同学们你信任你们也会把这些自己的失物领回去的。 第三节课的时候教室里洁净了很多。 《12 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2: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的长处和不足: 1.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单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性的命令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以此文为载体,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的行为,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并逐渐养成习惯。 2.指导学生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抓住人物当时的心理,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表达文章的情感,特别是疑惑的语气,学生们读得很棒,充分表达了孩子们天真、幼稚的天性。 3.联系生活,自觉行动起来。学完课文后,我问大家,我们教室里的垃圾是谁产生的?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播放一段视频,垃圾倒垃圾中转站之后又被分类送到不同的地方,可回收的被再利用,不可回收的被压缩填埋,有的垃圾很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看完后,学生明白了垃圾来自生活,回归自然。产生了要保护好环境的意识,都表明要自觉行动。 《12 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3: 《失物招领》一文讲的是发生在植物园的一件事,是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件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些问题正是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孩子读了几遍,应该就能明白。 但是本课生字较多,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自学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并把识字、写字的任务分散到各课时中用多种形式来完成。尤其重点指出要读准翘舌音的字“失、专、准、双”和后鼻韵母的字“同、工”。 识字教学时可以运用比较法,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进行识字。例如: 先—失洞—同现—观江—工推—准 去—专人—队木—才青—请格—各 并且通过比较“洞—同”“青—请”“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2失物招领》课后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