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馒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讲了哪两个小朋友,是谁让馒头飞出了窗外,结果怎么样。 2.能根据录音,看图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真听录音,听清录音的主要内容。 2.能看图把故事内容讲述出来。 教学准备: 课件:爱惜粮食,做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有一首古诗名叫《锄禾》,谁能背诵?(学生背诵) 2.这首古诗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沟通) 3.对呀,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不管是米饭还是馒头我们都要爱惜。可是,有一个肉馒头它会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 出示课题:听说活动 会飞的馒头 二、听一听,想一想 1. 认真听录音,想一想,故事中讲了哪两个小朋友,是谁让馒头飞出了窗外,结果怎么样? 2. 沟通反馈并板书:南南 扔馒头 低下头 冬冬 接馒头 巧批判 3. 师生评价 (听说活动,听应该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听前有明确的要求,培育学生认真听,用心记的好习惯。) 三、听一听,说一说 1.按顺序认真看图,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学生准备 3.指名沟通,师生评价 (例: 南南把一个吃剩下的肉馒头扔出了窗外; 半个馒头砸在了冬冬的头上; 南南向冬冬道歉,冬冬说有事找他; 冬冬请南南背诵古诗《锄禾》,南南爽快地答应了; 南南流利地背诵古诗《锄禾》; 冬冬拿出了馒头,南南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4.再看图听录音,学生仿说 (1)学生各自准备。 (2)同桌对说。 (3)小组沟通。 (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激发学生听说兴趣,并进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先想再说,有利于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同桌练习、小组沟通的形式,扩大了练的面与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有利于培育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 四、说一说,演一演 1. 第三次听录音,练习说话 2. 集体沟通与指导 3.同桌扮角色演一演。 4.找好朋友表演说。 5.小小擂台赛:分角色表演故事,评选最佳表演奖(师生评议) (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这里安排一组活动,如找好朋友表演说、小小擂台赛,评选最佳表演奖,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真正体现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演的过程中,重视说演两方面的指导,把评价的侧重点落在说的要求上) 五、联系生活,复习巩固 1.创设情境: 在我们学校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