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案(老师中心稿) 一、导入 新课 1、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学生回答:(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童子只知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没找到。) 3、假如你进山访问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 4、你喜爱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分别给以评价、鼓舞) 5、假如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访问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访问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依照作者传达出的情感来读。学生读课文。 (读课文时标出把握不准的词语) 2、出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读准。 3、作者进山访问了哪些朋友? 生: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 还有云雀、小花、石头。 还有雷阵雨、蚂蚁、归鸟。 4、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桥 (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 (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 (玄奥的)悬崖 (纯洁的)云雀 (慈爱的)老柏 5、作者在访问朋友时心情如何?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兴奋。 他带着愉快的心情访问朋友。 他热爱大自然。 三、细读品味: 那么如何更深化细致的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要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 1、生默读。 2、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一幅画面你最钟情?或者哪位朋友你最喜爱? (师生、生生沟通,课堂互动) (学生尽情地畅所欲言,老师不时地进行评论,同样给以鼓舞) 3、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超的画家,她为人类画出了漂亮的图画;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迪。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作者带着好心情,到山里观景,为什么却说成是访友。 (四人小组讨论,师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