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 1999 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故事背景 选自《剧本》1999 年第 1 期。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家庭关系必定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理解词义 掸:拂去。 馋:贪吃,专爱吃好的。 威严:威武而严肃。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囫囵:完整,整个儿。 钢盔:钢制的头盔。士兵、消防队员等用以保护头部。 注视:不眨眼地看。 喃喃自语:连续不断与自己小声说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踌躇:犹豫不决。 四、问题归纳 1.戏剧以一首童谣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戏剧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 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 2.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一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能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感,为下文老人一直挽留男孩做铺垫。“多好的枣儿。”既赞美枣儿,也赞美儿子“枣儿”,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3. 为什么老人非让男孩在他这儿吃枣? 老人的儿子不在身旁,老人非常寂寞,他希望男孩留在身旁陪他说说话。 4. “艳羡”有什么含义? “艳羡”一词写出了男孩非常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像老人疼爱儿子一样疼爱自己,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暗示男孩与他父亲的关系并不那么亲热,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5.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儿子的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这些事:(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2)儿子只顾摘枣儿竟尿了自己一脖子;(3)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树下。老人所回忆的都是儿子幼时的情景,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说明老人对儿子的爱之深,思之切。 6.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