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_第1页
1/46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_第2页
2/46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_第3页
3/46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1 《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册第二组“思乡”主题古诗词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 1075 年。该诗用蒙太奇手法描绘出几幅生动画面,诗句凝炼,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思归思乡情。一个“绿”字让此诗曾获“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 五年级学生之于知晓诗面意义、领悟诗含境界不是难事,难在“绿”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领悟诗人才离乡就思归的复杂情感。 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理解感悟,用诗般方法教学,让课堂流淌浓郁的文化味,让学生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感染,为学生真正喜爱上古诗词积淀一次颇有价值的学习之旅。 一、知识与技能 1、有韵味儿地朗诵,并背诵诗文。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说出诗的含义。 3、领悟“绿”字的妙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中,形象感知诗的意境。 2、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联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文学习,学生加深理解“家乡美、家乡亲”,并再次唤醒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感知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刚离乡就思归思乡的复杂情感。 情境教学法、读问结合法。 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解诗题 1、思乡导入。同学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中不少提笔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今日,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进作者。 (1)身世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公元 1042 年(庆历二年)进士。曾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公元 1069 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 1074 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公元 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2)解读作者。 师:同学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