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A、B 案)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文字幻灯片。 2.补充阅读材料。 A 案 第一课时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2.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制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日,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制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假如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制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5.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探究写法 1.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9 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 3 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无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