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案例分析 片断 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节日。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过,这个日子,既不叫什么日,也不叫什么节,这到底是个什么日子呢? 片断 2: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这一天值得纪念了吗?(生答完,师小结:不仅因为这一天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更因为队员们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吧——1960 年 5 月 25 日。) 片断 3: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日子?(生回答:进行登山竞赛、写一首诗、做一份手抄报……) 片断 4:在中国,有很多与体育有关的纪念日,如 2024 年7 月 13 日,北京申奥成功。这类的资料还很多,请大家继续搜集,做和中国体育有关的纪念日的资料册。 分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呈现,提倡“主题单元教学”。这几个片断体现本课的教学能放在《纪念日》这个大的单元主题之中,根据教材特点,以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进行全盘考虑,单元整体备课、教学。 (二) 片断:课件出示略读要求,按要求自学后沟通: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并注音。 老师巡视,相机把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山脊重峦叠嶂雄伟雄伟),正音齐读。 2、默读课文,结合课题和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生读后指名回答。 3、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划出重点词语,说说感受。 4、满怀自信,满怀豪情齐读读课文第三、四段。 思考:运动员是怎样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划出这两段中的重点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什么?(重点为数字,从中引出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 分析:这个过程有学生生字自学方法的运用,有本册学习重点之一的批注的运用。更主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准确地把握住略读与精读的区别——“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学习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教学时,老师还考虑四年级同学的实际水平,发挥老师主导作用,提纲挈领,引领学生深化、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同时意识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自身体验和情感迁移到课文中,让年段课题《提倡自主阅读尊重独特感受》在课堂上的真正得到落实。 (三) 片断 1:……这到底是什么日子呢?别急,我们先来欣赏老师课前搜集到的一首歌曲。(师生听歌《高高的珠穆朗玛》)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