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西双版纳》导学案 3 十九 漂亮的西双版纳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富有感情的语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富有感情的语言。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我,解释下列成语。 心驰神往: 轻描淡写: 善男信女: 得意洋洋: 2.在下列横线上选填适当的词语。 遮掩 掩映 映衬 ⑴ 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 在翠竹丛林中。 ⑵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想一顶巨大的帐篷 于蓝天绿水之间。 ⑶ 青山绿水 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3.“有一个漂亮的地方,那里彩云在漂浮。”当我们深化到《漂亮的西双版纳》的艺术境界时,我们会为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陶醉,是说说你读后的整体感受。 4.课文主体部分的前四个片段分别扣住标题中的“树”“竹”“谷”“水”等景物进行描写。有人认为,第五个小标题应与它们一致起来,将描写的主要景物“庙”嵌入标题中。你会写出这个标题吗? 5.文章以一句歌词“有一个漂亮的地方,那里彩云在漂浮”开篇,有什么作用? 6.文章开头的一段文字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请从该段中找出一个能概括西双版纳景物特征的短语。接下来的五个片段则从两个方面对我们介绍西双版纳,你知道是哪两个方面吗? 7.本文多处运用比方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赏心悦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深情。你能说说下列各比方句的作用吗? (1)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2)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3)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8.小林去考导游证,其中一道考题是将《漂亮的西双版纳》一文简缩成一篇 250 字左右的解说词,小林很为难,你能帮助他吗? (15 分) 9.用小标题建构文章有何好处?(3 分) 10.作者在文中写道“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又是杀鸡,又是宰鱼,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表现了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在我们已学过的古诗文中也有不少表现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句。(3 分) 11.试举例说明对比手法的运用(4 分) 12.请仿照“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