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创意设计 此课的教学创意是:发现阅读。 发现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根据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较为充分的预习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课文,从中提取精致的词、句、段、修辞等内容,然后用我发现用得好(精致、贴切、美妙等),它好在(精致、美妙在于,写出了)的句式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悟课文的阅读目的。 对学生进行发现阅读训练,既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以老师的指导、点拨为辅,双边活动热烈。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体验发现的乐趣,培育创新精神。它要求老师全面占有材料,精心备课,指导、点拨要有步骤,有层次,力争达到少而精。发现阅读教学方式一般适用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文质优美、情感丰富的一类课文的教学。 下面请看根据此创意而设计的《邓稼先》的主要教学过程。 1.老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致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根据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老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抵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难过,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老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根据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①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②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