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综合资料 一、教学要求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 4 个字。认识 2 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 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沟通、全班沟通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沟通,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沟通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