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12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12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3/12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3、掌握背诵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2课时。 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一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第二自然段。这一节我们继续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学完,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要求,想想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的。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归纳。 2、出示目标树,并板贴: ⑴ 能回答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⑵ 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⑶ 掌握背诵的方法。 ⑷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前提测评 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贴在目标树的树根部: 学习方法:⑴ 明地点。⑵ 看景色。⑶ 理解欣赏。 三、导学达标 1、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听课文录音,练习: ① 用 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② 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 ⑵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⑶ 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指名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视频、图片。 ① 体会颜色美: A 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 (一片绿色) B 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 (黄色、绿色、朱红色) ② 体会形态美: A 掩映是什么意思? B 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C 指导看图: 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③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 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 ⑷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指点名读。 出示昆明湖的视频、图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 (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这两个比方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 (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 (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 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