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压轴题集训班专题讲义一数轴上的动点(1)【课前导读——知识要点】一、数轴上的点:分析题意时分清四种点,解决题中每一个点对应的数1.已知点;2.任意一点:单设;3.动点(运动):运动的三要素:起点、方向、运动量(缺量设量)起点对应的数方向(右加、左减、不知左右可加可减)终点对应的数运动量(距离、路程、速度×时间)4.中点数轴两点对应线段的中点公式(隐藏中点的可能性语言:平分点、对称点、折叠点)(1)求中点,平均数(和的一半)(2)已知中点,中点的2倍减一个(端点)二、方程的构建1.重合、到达、相遇、追上2.几何中距离关系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距离,大减小,不知大小绝对值三、绝对值方程的解法:方法一:相等或相反;方法二:零点分段讨论法1.若(),则或();2.若,则或;3.若,则或;4.若,零点分段讨论法分别去掉两个绝对值符号,再解方程,注意验根;【课前自主练】1.点A对应的数为10,若点A向右运动5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2.点A对应的数为-8,若点A向右运动5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3.点A对应的数为-5,若点A向右运动12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4.点A对应的数为3,若点A向左运动9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5.点A对应的数为9,若点A向左运动4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6.点A对应的数为-5,若点A向左运动7单位到达点B,则点B对应的数为;7.点A对应的数为5,若B点在点A的右侧,且AB=8,则点B对应的数为;8.点A对应的数为-8,若B点在点A的左侧,且AB=4,则点B对应的数为;9.点A对应的数为-13,若B点在点A的右侧,且AB=6,则点B对应的数为;10.点A对应的数为17,若B点在点A的左侧,且AB=6,则点B对应的数为;11.点A对应的数为-4,若B点在点A的右侧,且AB=15,则点B对应的数为;12.点A对应的数为5,若B点在点A的左侧,且AB=21,则点B对应的数为;13.点A对应的数为-9,若B点在点A的左侧,且AB=10,则点B对应的数为;14.点A对应的数为3,且AB=10,则点B对应的数为;15.点A对应的数为,且AB=,则点B对应的数为;16.点A对应的数为,B点对应的数为,则线段AB的长度为;17.点A对应的数为5,点B对应的数为8,动点P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了秒,则动点P对应的数为,此时PB=,PO=;18.点A对应的数为-9,点B对应的数为-18,动点Q从A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了秒,则动点Q对应的数为,此时QB=,QO=;19.点A对应的数为13,B点对应的数为5,则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0.点A对应的数为-8,B点对应的数为4,则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1.点A对应的数为15,B点对应的数为-6,则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2.点A对应的数为-12,B点对应的数为-8,则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3.点A对应的数为,B点对应的数为,则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4.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14,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5,则B点对应的数为;25.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5,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12,则B点对应的数为;26.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8,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4,则B点对应的数为;27.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4,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6,则B点对应的数为;28.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18,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7,则B点对应的数为;29.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16,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20,则B点对应的数为;30.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则B点对应的数为;31.如图,A:,B:,M:.则有:AM=,BM=,AB=,(1) M为线段AB的中点,即AM=BM,可列方程:∴,∴=,即点M对应的数为;(2)若AB=3BM,可列方程:∴,∴=,即点M对应的数为.32.点A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6,动点P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动点Q从A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则动点P对应的数为,动点Q对应的数为,PQ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此时PQ=,OM=;33.解方程(1);(2);(3);(4);x(5);(6);(7).【新知讲授】一、已知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4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从B点出以2单位每秒的速度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