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下乡 紧锣密鼓的准备面对这次的暑期下乡支教,我们青协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为了下乡的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我们从协会中抽调出一部分骨干,组成了一个十余人的策划小组,对下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布置了各种的应对方案.虽然有的会员并不参加到真正的下乡活动中,但是他们还是以全心全意的态度来思考完善我们的方案.都是因为他们的仔细负责,才使我们去下乡的队员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全然没有后顾之忧.这么多人努力奋斗出的方案,自然会得到报答.最终,我们重重突围,脱颖而出,获得了学校 20XX 元的经费,也顺利成为学院重视的对象.院领导和老师们都给予我们很大的期望,另外拨款 1200元支持我们,并派了一个老师指导我们.自信满满的出发因为搭车的时间比较早,所以我们普遍在 6 点之前就起床了.虽然队员都起得比较早,可是脸上丝毫没有疲倦,反而显得了既激动又兴奋.从繁华的广州市区驱车去往生活平静的乡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心里能不能够接受这样的反差呢?在汽车引擎启动的那一刹那,每个队员都对未来几天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车上队员们畅所欲言,谈论着对乡村环境的美好遐想,对学生的想像,以及对自己站上讲台的向往.去往英德的路其实不远,但汽车却行驶了五六个小时.究其原因,是公路实在太难走了.虽然乡间的小路也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可是由于偷工减料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豆腐渣工程,路面早已坑坑洼洼,破败不堪,汽车颠簸得厉害,让人很不舒适.这样的路不仅让我觉得头昏脑胀,而且也令我揪心.为什么会这样?农村原来就相对落后,应当是要政府加大力度扶持的地区,让其有更好的进展平台.把路修成这样,隔几年要翻新一次,加大了成本,浪费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这些财政,或许恰恰就是原本可以用来进展农村的资本.这样的路,不好走,常常塞车,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农村跟城市的沟通,也必定导致农村进展速度的减缓.所以,我们这次下乡支教,一定要将报效祖国这样的概念灌输进学生们的思想当中,要让他们努力学习,不仅要成就小我,还要成就大我,希望他们能把生他们养他们的家乡建设好.算了,跳过如此沉重的话题吧.最后,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第一次踏上大湾这片土地,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生活的宁静以及空气的清新.这一切,这是太美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除了到达的第一天收拾东西,放松休息,其他时间的安排都是紧凑的工作.第二天开班典礼一结束,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就着手进行学校电脑室电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