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雷雨》【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戏剧冲突。2、揣摩戏剧语言,了解人物复杂个性。【学习重点】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形象。【学习难点】解读个性化的戏剧语言。第一课时:了解故事背景;了解本文的戏剧冲突【知识链接】1、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家》(1942 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此外,曹禺还翻译了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2、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 (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3、时代背景:《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出剧作。此剧写于 1933 年。剧本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从 1894 年至 1924 年这段时间。这个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在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社会加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地主兼官僚资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人民革命的浪潮前赴后继,无产阶级日益发展着、壮大着,最终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它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广大的劳动人民依然呻吟在豪绅统治下,暂时处在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之中。这个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到来。曹禺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把他的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出时代的精神。 《雷雨》四幕话剧,是曹禺的第一部剧本,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