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设计要点1、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及其分类曝气生物滤池(BAF)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凭借良好的工作性能在污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AF 污水处理工艺属于生物膜法的范畴,集生化反应和固液分离与一体,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城镇污水和可生化的工业废水等行业的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中。BAF 的基本构造主要包含:生物滤料层(用于承载活性污泥);用于布水布气的专用滤头;防堵塞专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及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维持滤池的正常运转。根据使用范围,BAF 可以分别应用于深度处理和二级处理。而根据处理目的:又可划分为除碳池(C 池)、硝化池(N 池)和反硝化池(DN 池)。2、负荷与滤速负荷与滤速是滤池设计当中的两个重要参数。2.1 负荷BAF 工艺通常采用容积负荷,计算需要滤料的体积后确定滤池的过滤面积。BAF 可划分为 C 池、N 池和 DN 池,相应设计负荷分为:BOD 负荷、硝化负荷和反硝化负荷。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以上三种负荷的取值范围分别为:3〜6kgBOD5/(m3・d)、0.3〜0.8kgNH3-N/(m3・d)和 0.8〜4.0kgNO3--N/(m3・d),由于范围较宽不好把握,给设计取值带来困难。得利满收集了较多 BAF 的运行情况,其汇总的数据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工艺进水 COD 负荷同出水 COD 浓度成正比,当负荷达 10kgCOD/(m3・d)时,出水 CODCr 超过 100mg/L,如果要达到一级 B 标准,COD 负荷宜取低值。维持出水 CODCr 在 60mg/L 左右时,进水负荷应控制在 4〜5kgCOD/(m3・d),出水 CODCr在 50mg/L 以下时,进水负荷应当小于 3kgCODCr/(m3・d)。BAF 可以实现很高的硝化效率,硝化负荷达到 1.4kgNH3-N/(m3・d)时,硝化效率仍可稳定在 80%,但硝化能力同进水中的 BOD5浓度成反比,当进水 BOD5大于60mg/L 时,硝化负荷仅为 0.3kgNH3-N/(m3・d),当进水 BOD5 在 20〜50mg/L 时,硝化负荷小于 0.7,当进水 BOD5在 20mg/L 以下时,硝化负荷才能达到 1 以上。反硝化负荷是在甲醇为外加碳源的条件下测定的。由于甲醇结构简单,容易被反硝化菌吸收利用。因此反硝化负荷可达 4kgNO3--N/(m3・d)以上。可以总结为三点:① 应根据出水要求选择适宜的进水 COD 负荷;② BOD 较高时会抑制硝化反应;③ 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时可以实现很高的反硝化负荷。因此以负荷为参数进行 BAF 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