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语言学:重要用历史的措施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2、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状况,如现代汉语。 3、一般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4、语言:是做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5、言语:就是个人发言(写作)的行为和成果。 6、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 7、聚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可以互相替代的,具有相似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 8、语言的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层级的装置,该装置有两层三级,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上层是语素以及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 9、语言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构造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用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 10、语言的参差性:是指语言构造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洁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词义发展最快,语音变化较慢. 11、语言的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为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 12、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 13、语言的融合:一种言语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 14、频率:是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决定声音的高下. 15、乐音:基音中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音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所形成的音会形成有周期性反复的复合波,这种复合波叫乐音。语音中的元音属于元音。 16、音素:人类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7、音位:是详细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18、音位变体:可归并为同一种音位的各个音素. 19、音位的区别:可以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一般具有二元对立的特点. 20、语义:是用语音形式体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应. 21、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22、语义场:以一种共同的义素为关键、彼此之间有亲密关系的一群词汇集在一起构成语义场。 23、预设: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24、蕴含:两个句子中假如有一种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具有下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具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25、语汇:是一种集合概念,指词和词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