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儿科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士素养,培育新型护士,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儿科互动式教学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在是教学中存在对其重视不够的情况,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的灵活性及个性思维的进展,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育,使其在临床实习后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关键。我院于2024 年 8 月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对部分护理专业护生采纳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讨论对象与方法。 讨论对象为我院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二个班的学生,共 102 人。随机选取一班(50 人)作为实验组,采纳互动教学法授课;二班(52人)作为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法。 2.课程及教材。 两组学时和内容均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安排,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第 2版)。 3.教学过程。 (1)实验组采纳互动式教学法授课,选取临床典型案例,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老师解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具体方法:将学生分为 6 组,由老师讲解理论知识,每章结束,针对本章内容来选取一例临床典型案例,小组自由讨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其中的角色每位同学可以自主选择,轮换角色。在小组进行演示中,老师会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引导同学思考并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 (2)传统教学法。实行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4.评价方法。 (1)理论考试。课程结束后,期末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两部分:客观性试题占 50%,主要考核对儿科护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占 50%,测试学生理解、综合分析推断及应用的能力; (2)学生评价。问卷调查通过无记名方式在实验组中进行,征求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项内容均采纳 ABC 三级进行评价; (3)统计学方法。采纳 SPSS18.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根据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方法进行。 二、结果 1.理论考试 实验组学生客观性试题考试成绩为与对比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有差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