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误1•建立及落实输液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不良反应事件。2.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方法。3. 每季度持续质量改进,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时及时进行分析。目标二:提高 PICC 置管安全性1. 管理层面:建立与落实 PICC 置管技术准入、告知、不良事件的上报以及 PICC 会诊制度,制定 PICC 置管及维护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2. 培训方面:护理部对 PICC 专科护理技术有规范培训计划,专责护士定期接受相关培训。3•创新技术:条件许可的尽量使用 B 超引导下 PICC 穿刺技术。4. 开设 PICC 导管专科门诊,提供专项技术。5. 建立 PICC 质控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持续质量改进。6. 根据《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使用 PICC 专科护理单。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物1•有健全的高危药物使用制度,有配制细胞毒性药物的安全防护指南,并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2. 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冲心集中配制,无配制中心时应使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配制。3. 高危性药物,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等应单独存放、标识醒目。4•病人使用强刺激性高危药物时,床边应挂“防外渗安全警示”标识,护士能安全使用这些药物,有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出现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出现药物外渗时使用药物外渗专科护理记录单。5.强刺激性高危药物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如病人拒绝则应告知病人相关风险并签署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知情同意书。6•药物残渣和沾染药物有关装置的处理:应按照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纲要中有关有害废弃物处理的条款执行。目标四: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1•建立及落实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事件。2•严格落实输血双人核对制度,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3. 在实施输血治疗前应取得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 全血和/或成分血应从血库或专门存放血液的低温冰箱中取出 30 分钟内输入,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完。5. 除生理盐水外,任何药物及液体不能加入全血和/或成分血中。6•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使用输血安全护理单。7.输血后的血袋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1•药物的配置:配置环境符合要求,最好使用超净台或静脉配置中心完成配药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