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心理学的应用 目的探究基于情绪智力培育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 206 名护理高职生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纳基于情绪智力培育的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实践考核等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智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比组;实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育护理高职生的情绪智力,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情绪智力;体验式教学;护理心理;教学方式:能力培育;护理教学;教育护理 心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具有积极的正性情感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情绪智力指个体准确感知自己或他人情绪情感、准确表达自己情绪、有效控制自己情绪并利用自己情绪促进自身进展的能力[1],这正是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养所要求的内容。情绪智力的培育能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影响护士向患者提供护理的质量,有助于个体更好的理解和完成有压力的任务[2-4]。本讨论以护理高职生的情绪智力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护生情绪智力培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究有效的情绪智力培育方式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 2024 年 2—7 月选取我校医学院 2024 级护理高职生 206 名作为讨论对象,2 个班为对比组,2个班为实验组。实验组男 7 名,女 98 名,年龄 18~22 岁,平均岁;对比组男 8 名,女 93 名,年龄 18~23 岁,平均岁。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前期课程一致,大一下学期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课时数及授课老师均相同。 1.2 方法 1.2.1 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法,即老师结合 PPT 和案例分析进行课堂讲授。1.2.2 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纳基于情绪智力培育的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如下。将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内容重新归纳为3 个模块: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心理护理技能训练模块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培育模块,选择后 2 个模块实施体验式教学[5]。课前初体验。老师在学期初提出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积极参加用心体验,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各组设置1名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