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意识的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合作社自身的进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进展进程。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进展较为缓慢,品牌建设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应从根本上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近年来,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展取得初步成效。全区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02 家,有社员 3100 多人,联系带动农户 6.8 万户,联系基地 12.5 万亩,产业遍及粮食、蔺草、水产、畜牧、竹笋、水果、茶叶、花卉等十大类,基本覆盖了全区农业主导产业,初步体现出了农民合作社“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服务模式。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法律规范化进展,仅 20xx 年,全区就新增农民合作社 21 家,新增省级示范性合作社 3 家,新增市级示范性合作社 4 家,其中绿洲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展迅速,且日趋规模化、标准化、法律规范化,但综观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缺乏在全省、甚至在全市能叫得响的品牌。近年来,在区镇两级和农林部门的扶持下,各合作社和广阔社员的商标品牌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一社一品”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和进展趋势。全区也涌现出了“星盛园”、“共绿”、“翠姑娘”、“创宁”等一些合作社品牌,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无疑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品牌数量少、规模小、知名度不高,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强势品牌。 当前,我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品牌进展存在不少难点,有待进一步突破: 1、在合作社层面:仍然存在制约品牌培育的多元因素,主要是品牌意识相对滞后,品牌营销力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仍不稳定,品牌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同时人才短缺,品牌运作水平不高,运行不法律规范。 2、在市场层面:合作社品牌进展面临一些市场体制和环境障碍,一些地方存在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排斥外来产品和品牌,限制了品牌合作社的.进展空间。 3、在政府层面: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进展慢,尚未形成统一有效、覆盖全区的品牌战略工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4、在社会层面: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进展的良好氛围,尤其在农村,由于农民收入低,消费质量不高,尚未形成品牌消费观念,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