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型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很多人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不良,或者是学生品行出了问题,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问题,只要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就一定能使他们把学习搞好。学校也并没有对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没能发现他们固有学习能力的缺损,而是把问题简单化,只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对其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而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他们身上只是存在着某些学习障碍,只要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和不守纪律的现象就会自动消失,他们也就能把学习搞好,他们的品行问题也会随之而自然消失。 在研究课题的调查中,我发现大约有 7%-12%的在校生属于学习有障碍学生。他们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学习目标达不到,需要得不到满足,困难又无法克服等等,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表现为依赖感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导或别人的帮助,就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倾向。依赖心理使学生学习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2、学生的焦虑心理。表现为急于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使自己常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造成精神压抑。3、学生的闭锁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学习中的烦恼常压在心里,从而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正常发展。4、学生的抗拒学习心理。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的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5、学生的自安心理。表现为安于现状,心理上的惰性强,意志力薄弱,知难而退,随波逐流。6、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7、学生对他人的的嫉妒心理。表现为对成绩或学习能力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满、憎恨情绪,以贬低和诽谤的手段寻求心理上的快慰。嫉妒心理不仅有损他人,而且也给自身带来烦恼和痛苦。我认为要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必须完全实现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