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乏为了国家的强盛进行变法求新的推动者,梁启超就是其一。于万木草堂,“康梁变法”,曾于国中掀起波澜;赴京城应试,公车上书,曾于国中再行维新。是的,没有“变”,国将无法前行;没有“改”,国将不能发展。很多人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谭嗣同、秋瑾、李大钊……太多太多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希望”使他们在险境、绝境中勃然奋发,努力抗争;是“希望”使人类代代生生不息,永远在历史的大道上奋勇向前。如今的改革开放更需要梁任公先生这样的探索者,我们要在历史的大道上不断求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字体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赏美文梁启超的治学“六力”梁启超是一代文化巨星、学术巨人,一生著作等身,因其数量多,且所涉学问门类广,同辈人称梁启超为“无所不通的杂家”,郑振铎则戏称为“广零散”。梁启超具有超乎常人的治学禀赋,突出表现为“六力”:学力、魄力、精力、毅力、效力和记忆力。学力。梁启超的著作被编为《饮冰室合集》 ,仅从目录中就能发现其学力之惊人。这部巨著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集》 ,二是《专著》。前者包括论文 700 多篇、诗话 1 种、诗词 300 余首,后者包括成书 104 种。超过 700 万字。此外尚有未刊原稿残稿多种,总计远过 1 000 万字。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法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历史,不仅内容庞大广博,且都具有原创性,见解独到,显示出“百科全书”式的气派。魄力。梁启超在著述方面,具有惊人的魄力,郑振铎称之为胆力。精力。1917 年初,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说:“人之精力,使能集中,则常超过其平时所不能至之限量。古人有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哉斯言也。”同时代的学者说他:“精力极强,可连三四昼夜不眠而精神仍不萎靡,焕发如故。晚年之生活,精神颇感痛苦。然而即在此种痛苦环境中,仍本孜孜不倦之精神,埋头苦求,研究学问。此种坚苦卓绝、自强不息之精神,诚为空前未有之一人。”毅力。梁启超治学的毅力也是惊人的。其中包括严格的自我克制,生活规律化,合理地利用时间等。1928 年,梁启超 56 岁,肾病又复发,而且日益加剧,但他也不肯空息时日。在病床上,他“犹著《辛稼轩年谱》以自遣”。他的学生回忆说:“(梁启超)刻苦勤勉,无时或怠,其起居饮食全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