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课 登高 锦瑟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年间,南下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安史之乱起,他颠沛流离,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滞留夔州两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死于赴郴州途中。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主要作品 著有《杜少陵集》。代表作:《月夜》《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评价 其作品展现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生平经历 李商隐(约 813—约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过着禄微位卑的潦倒生活,四十多岁时抑郁而死。主要作品 《富平少侯》《北齐二首》《锦瑟》《贾生》《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安定城楼》《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评价 晚唐诗人。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李”。(一)背景链接1.《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写。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又相继去世。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萧瑟秋江景象,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使他发出如此之人生慨叹,于是就有了这首旷世之作。2.李商隐因婚娶一事,无意中被卷入党争的旋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于是一切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寄托于幽微隐晦的诗篇里。《锦瑟》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 46 岁,罢盐铁推官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于郑州所作。诗人闲居无事,回忆往事,浮想联翩,百感交集;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怀,叹华年如水东逝,迷惘伤怀,遂作此诗。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