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师用书7 记念刘和珍君本课话题 ——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惨象+流言”,“屠刀+钳口术”,这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作者列举两种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城里,路上行人不约而同地全副武装,捂紧口罩,甚至宠物犬都被戴上了口罩。更让人们惊奇的是,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蔡元培、李大钊、塞万提斯等先贤的雕像,也被戴上了口罩。2014 年 2 月 23 日,一组名为“请允许我为您戴上口罩”的照片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被疯传。雾霾天气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恶劣天气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北大学子巧妙地运用了口罩这个文化符号,还“特地”请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等先贤来“代言”,向世人传递想要改变环境现状的强烈愿望。这份“口罩上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蓝天白云的呼唤,更感受到了他们心中深深的责任感。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04 年鲁迅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从 1918 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被誉为观代文学的一面旗帜。1930 年,领导并组织成立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续表主要作品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小说《祝福》《阿 Q 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作品被译为英、日、俄、西、法、德等 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1926 年 3 月,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