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飘香的端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朝来暮往,风吹去,世间多少浮华。已过去二千多年的岁月,让人们至今不能忘怀。明天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了,在粽子飘香的五月,我们来纪念和缅怀伟大的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千古绝唱出自屈原《离骚》一文的华美诗章,激励着继往开来的人们,令人感慨,使人奋进。飘香的端午,以宽厚的胸怀当叶,温柔的心情做馅,甜美的话语为五彩丝线,调以真诚的缅怀,让我们的灵魂再向屈原致敬!美字体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多艰赏美文念屈原,叹《离骚》滚滚红尘,几世轮回。一波江水,向东飞扬。汨罗江旁,万物聊赖。昔日郢都,浮华不再。冥冥中,一个孱弱憔悴的身子缓缓浮现。千年的沉坠,抹不去那瑰丽的辞藻积淀。屈原,一个被世界印记的伟大诗人,站在这儿。一滴琥珀浓,《离骚》自他口中溢出,一旋一萦,飘向遥远的天际。和着芬芳,千年的辛酸与委屈把世界震碎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初时的他是如此清高溢才的有志之士,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渴望有一天能实现抱负。然而现实却似沉重的铁锤,粉碎一切。有人言屈原只是愚忠,本可以投靠他国去创造崭新的鸿程,却执意择一死,蠢不可及。更有人道他的死纯粹是一时气愤之作,毫无爱国可言。对此,我要驳回。屈原是深深爱国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甚至已超乎了自己的生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只言片语中蕴藏的忧国忧民之博大情怀,谁敢否决?他渴望为国出一臂之力,却无法施展抱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土由强转衰,迈向灭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那振国的宏图、不屈的气节和嫉恶的情操,岂是世俗可承受的?他也是寂寞的。一生秉持高尚的兰芷情节,高挂坚韧的求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万丈的语势试图扩张忧愤的深度和广度,驾驭人生的炽热爱恋与追求。其远大程度,哪是凡辈可比拟的?当秦国已经攻入,战火缭绕,百姓痛哭流涕,流离失所。年老体衰的他站在江边,望尽汨罗水——泪在眼中徘徊,愤在血中奔腾,悲在心中弥漫。自己长年的等待,竟只换得这个结果,怎能不哀!?“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也许他开始反思,回首过去点滴——千里马不遇伯乐,满腹江水无处挥洒。可是此时他已失去健壮的身板,只能苟延残喘地度余生。拖着欲散的骨头,你想让他做什么?他还能做什么!?“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昂起悲愤的志气,他唯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