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幼童写字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齐抓共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利用课本上的图片,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边一拳。并让学生明白姿势错误,容易导致近视,驼背,字当然也不会整齐好看。课堂上,我反复地进行训练,学生们的写字姿势逐渐正确了。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单靠几节写字课。我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我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写好字。二、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三、设计活泼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练习。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学中应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编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写字兴趣。如在教学基本笔画时,我让学生先看了一张“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说:“大头儿子要学写字,小头爸爸说写好笔画还有要决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要决吗?”于是我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磁带:“要想写好汉字,先从笔画练起,记住笔画名称,看清它的样子。描描写写比比,认真耐心仔细。”其实,这样的顺口溜很能吸引学生,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有时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时,我就轻轻地背起《写字姿势歌》:“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脚踏实;手握笔,一寸间,胸离桌,一拳头,眼看纸,一尺远;一寸一尺一拳头,三个一字要记牢,养成习惯最要紧。”学生听老师在背《写字姿势歌》,马上改变了不良的写字姿势。这样生动的口诀不仅可以出自教师之口,也可来自学生之口。在教学“少”字时,就有一学生试着编了一句顺口溜:“左点微微低,右点微微高”。我听了学生编的口诀,赞不绝口。学生在编口诀的同时,一定对这个字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所以写字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心理情态。一年级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反映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学生才会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首先,教师必须始终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用自己振奋的神态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教师自己应有愉快的心情,手势动作要灵活自然,语言声调要抑扬顿挫,要向学生传达各种形式的情绪状态。比如在教怎样写好“人”字时,我对学生说人的一撇和一捺要伸展开来,特别是“伸展”二字提高了声调。我一边说,一边手势比划,学生就比较清楚地知道写“人”要注意的地方。有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会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范字,学生马上给了我回应:“哇,好大的字。”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也想写写这么大的字吗?请你拿起小手在空中大大地写一个吧。”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书空,而且喜欢写得大大的。其次,学生之间展开的互评互议也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