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1、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学习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一)解题——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二)了解时代背景1、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2、“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3、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二、夯实基础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标点),认真巩固落实。三、整体感知(一)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 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文章一共 7 小节,为什么单是写作缘由就用了两节来说?(三)文中对刘和珍做了怎样的描写?她是怎样的一位青年?预习自测1、正音: 洗涤( ) 不惮( ) 不恤( ) 尸骸( ) 桀 ( ) 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