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种策略就生物学科本身的复习而言,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是以章节知识为专题,清理知识点,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深扩展,而对于二轮复习,则不同行家有不同做法,依笔者从事了几年高三教学工作的感受,认为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效果不错,而且效率较高,便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策略一 专题设计,具体做法如下:1、确定专题⑴ 按知识体系分,包括:① 生命的物质与结构;② 生命的更新与延续;③ 生命的遗传与进化;④ 生命的健康与调节;⑤ 生命的稳态与环境。⑵ 按实验专题分,包括:① 验证性实验;② 探究性实验;③ 设计型实验。⑶ 按训练目标分,包括:① 曲线坐标题解题能力训练;② 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训练;③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④ 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题能力训练;⑤ 选择题能力训练。⑷ 按热点问题分,专题包括:① 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生态保护)② 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③ 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④ 国内大事(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⑸ 按主要知识点分,包括:① 蛋白质专题(酶、激素、运载体);② 核酸专题(遗传、变异);③ 激素专题(动、植物激素的来源及各种功能);④ 细胞专题(细胞工程)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当然各专题之间并非完全割裂,不可分开的,按知识体系复习,必然会遇到解题、实验、热点问题,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上述专题复习,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主要重点以知识体系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复习。在最后冲刺阶段,应留有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题型分类复习和热点问题复习,以提高他们这方面的应试能力。2、构建知识网络对任何内容的教学,都不可忽视教材中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要注意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类,构建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网。例如,在讲能源物质时,可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起来思考,哪些物质是能源物质,主要能源,最终能源,直接能源,重要的储能物质分别是什么?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在人体中的消耗顺序,三大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和原因,元素构成与耗氧量之间的关系,与体外燃烧释放能量的多少比较等。理解,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对某些相似或同一类型的知识点,还可通过比较、归纳的方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