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淳于髡》学案 鲁人版选修

高中语文:《淳于髡》学案 鲁人版选修_第1页
1/7
高中语文:《淳于髡》学案 鲁人版选修_第2页
2/7
高中语文:《淳于髡》学案 鲁人版选修_第3页
3/7
《淳于髡》学案学习目标1. 熟读本文,把握人物性格2.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说、引、止、绝、辞、遗”和“者、之、以、且、若”等虚词。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学习难点1. 较难翻译的语句2. 对淳于髡的评价 文本解读一. 关于《史记·滑稽列传》《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 356 前 320 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 613—前 591 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 206 年)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公的疏忽。淳于髡出身于赘婿,优孟、优旃出身于优伶,这两种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虽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 二. 《淳于髡》内容梗概淳于髡是齐之赘婿,齐威王沉溺酒色,荒废朝政,致使外敌入侵,国家危在旦夕。“在左右莫敢谏”的情况下,淳于髡讲了“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的隐语,使齐威王听出了弦外之音,终于发奋图强,使齐国强盛起来。齐威王八年,齐王在楚国用兵的情况下,派淳于髡到赵请救兵,带的东西很少,淳于髡用向田神祷告者的故事予以暗示,最后使楚撤兵。淳于髡还用隐语使齐威王罢“长夜之饮”,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表现了他的胆识和才智。 三. 研讨探究1. 第 1 自然段中讲述“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用意是什么?提示:提示齐威王不理朝政,致使百官处理政事懈怠混乱,国且危亡,而齐威王就像大鸟一样,三年不蜚不鸣,没有任何措施。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 2 自然段的隐语在向齐王暗示什么?提示:前往赵国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淳于髡》学案 鲁人版选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