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有哪些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和水分子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a.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 溶解于水。 b.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摄,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解于水。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NaCl 溶解于水。◎ 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的知识拓展 常见冷冻混合物: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作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 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讨论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 下表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冷冰混合物的组成最低温度 41gNH4NO3 和 100g 冰 1719NH4Cl 和 100g冰 1623gNaCl 和 100g 冰 2122gMgCl2 和 100g 冰 34 初中化学知识点:固体溶解度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b)固体物质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 c)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都是某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其溶液为饱和状态 (2)交点:不同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线: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是某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情况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 变化的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如氢氧化钙 (4)面:曲线下方面积上的任何一点表示在某温度下该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曲线上方面积上的 任何一点表示溶液为饱和状态且有溶质晶体析出 d)气体的溶解度定义:指该气体在压强为 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 态时气体的体积 e)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