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舨)《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楚,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育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培育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究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主要采纳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育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猎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育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二,说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