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教学进度表项目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题或页次)教学时间备注13.1—5分苹果——分草莓4 课时28—12租船——小熊购物4 课时315—19花店买花——练习二4 课时422——26过河——认识路线4 课时525——4.2练习课——数一数4 课时65——9拨一拨——练习五4 课时712——16铅笔有多 长 —1 千米有多长4 课时819——23练习六——走进乡村4 课时926——30买电器—回收废电池4 课时105.3——7115.10——14小小图书馆——练习七4 课时1217——21认识图形(角)——练习八4 课时1324——28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4 课时1431——6.4欣赏与设计——运白菜4 课时157——11买洗衣机——整理与复习(二)4 课时1614——18美丽的植物园——统计图表4 课时1721——25总复习4 课时1828——7.2复习4 课时197.5——9复习4 课时总的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 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量;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沟通,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育学生的数感。4. 结合具体情境,探究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量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 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2、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 千米”“1 分米”“1 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3、 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三、统计与概率1、 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2、 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 格表...